天空不是法外之地,合规飞行才是正道

近年来,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价格下降,我国无人机保有量持续增长。据统计,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,注册无人机数量超过500万架。

与此同时,“黑飞”问题也日益凸显,给航空安全、公共安全和隐私保护带来严峻挑战。

一、2025年最新“黑飞”典型案例

9月最新通报:本月各地已查处无人机“黑飞”案件127起,行政处罚89人,刑事拘留5人。其中主要包括:

  • 某网红在市中心商业区无证飞行拍摄,导致人群聚集围观,扰乱公共秩序
  • 多名飞手在禁飞区附近飞行,干扰机场正常起降
  • 夜间飞行偷拍居民住宅,侵犯他人隐私

最高罚单:本月某企业因未经批准在人口密集区进行无人机表演,被处以20万元罚款,创下今年单笔最高罚款记录。

二、2025年无人机管控新规一览

1. 实名登记全面升级
所有250克以上无人机必须实名登记,且登记信息需每两年更新一次。新购无人机需在24小时内完成登记。

2. 飞行许可电子化
“无人机飞行许可”APP全面上线,可实现在线申请、即时审批,大部分合规飞行申请可在30分钟内获得许可。

3. 电子围栏全覆盖
全国所有机场、军事禁区、政府机关等重点区域已实现电子围栏全覆盖,无人机无法进入这些区域飞行。

4. 强制安装监控模块
2025年起生产的所有无人机必须安装远程识别模块,实时传输飞行数据至监管平台。

5. 保险强制要求
所有无人机必须购买第三方责任险,最低保额不得少于50万元

三、最新技术防控手段

1. 无人机监控平台全国联网
国家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,可实时监控所有无人机飞行状态。

2. 反制设备布防重点区域
重要敏感区域周边已部署无人机反制系统,可对“黑飞”无人机实施迫降、返航或拦截

3. 智能识别系统
利用AI技术识别无人机飞行行为,自动判断是否违规,并提前预警。

四、飞友必读:2025年合规飞行指南

1. 飞行前必备

  • 实名登记并检查有效期
  • 查询禁飞区范围(可通过“UOM”APP实时查询)
  • 购买足额保险
  • 申请飞行许可(如需)

2. 飞行中注意

  • 高度不超过120米(特殊许可除外)
  • 保持视距内飞行
  • 远离人群和敏感设施
  • 避免夜间飞行(除非取得特殊许可)

3. 飞行后报备

  • 重大飞行活动需提交飞行记录
  • 发生异常情况需立即报告

五、未来趋势:更精准、更人性化

2026年无人机监管将迎来更大变革:

分级管理:按重量、用途、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
空域细化:划设更多适飞空域,满足飞友需求
智慧服务:提供空域预约、航线规划等一站式服务

结语

无人机的规范管理不是为了限制发展,而是为了更安全、更有序地拥抱这项新技术。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,合规飞行将越来越便捷。

让我们共同遵守规则,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,守护我们共同的天空。


本文信息截至2025年9月,具体规定以最新法律法规为准。飞行前请务必查询当地最新管控要求。

来源:展翼翱翔

2025年无人机监管升级:全面透视最新“黑飞”管控措施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10-86465359

邮件:service@parim.net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8:0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智能客服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